更年期保健专栏-专家共识

  • 更年期保健专科建设专家共识

    杨丽;梁开如;郑睿敏;许宗余;

    良好的更年期保健服务可有效缓解更年期症状,减少和延缓老年慢性疾病的发生,提高老年生活质量。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机构更年期保健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丰富服务内涵,创新服务模式,持续加强更年期保健专科建设,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中心组织专家,结合我国目前更年期保健工作现况,参考国内外更年期保健相关循证医学证据,制定本专家共识。

    2025年04期 v.16 265-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2K]
  • 更年期女性健康教育实践专家共识

    梁开如;杨丽;程萌;贺晓春;郑睿敏;

    更年期是女性衰老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女性生理和心理会发生诸多变化,可能面临一系列健康问题。为提高更年期女性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质量,规范开展更年期健康教育,特制定本专家共识,供广大医务工作者及相关人员对更年期女性开展健康教育时参考使用。

    2025年04期 v.16 269-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8K]

更年期保健专栏-健康教育

  • 更年期女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

    杨丽;郑睿敏;黄星;许宗余;

    <正>更年期是女性人生中重要的过渡阶段,这个时期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波动性下降,导致较多女性出现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不仅影响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质量,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定负担。制定更年期女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普及更年期女性健康教育核心知识,提倡全社会和家庭共同关爱更年期女性健康,有利于全面提升更年期女性健康素养,促进更年期女性身心健康。

    2025年04期 v.16 274-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9K]

更年期保健专栏-论著

  • 2019—2021年中国更年期保健门诊服务能力及管理状况分析

    黄星;闫梦可;刘欣惠;王雨霏;杨业环;郑睿敏;杨丽;

    目的 了解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及综合医院的更年期保健门诊服务能力及管理状况,为进一步提高更年期保健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方法,于2022年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调查,并分析医疗机构的更年期门诊开设情况、执业医师及执业护士配备情况、房屋设施设备配备情况、信息管理情况等内容,使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省级、地市级和县区级不同类型医疗机构间的差异。结果更年期保健门诊开设比例为34.79%(143/411),其中妇幼保健机构开设比例为49.28%(103/209),综合医院/妇产医院开设比例为19.80%(40/202),不同机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349,P<0.01)。不同级别不同类型医疗机构更年期保健门诊开设情况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2019—2021年,更年期保健门诊执业医师配备数量达标率分别为50.35%、56.64%和67.13%,护士配备达标率分别为43.36%、47.55%和55.24%,均呈现逐年增加趋势。截至2021年,超过50.00%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更年期保健门诊均设有候诊区域、盆底功能评估室、中医药诊室、专科检查室、功能检查室和健康教育宣教室。不同级别不同类型更年期保健门诊房屋设施配备情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0.00%以上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均建立了更年期保健门诊的服务和质量控制流程、健康管理、设备管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和统计工作等工作制度等。50.00%以上的省级和地市级医疗机构更年期保健门诊均建立了转诊信息互通共享制度,但县区级比例不足40.00%。2019—2021年,分别有24.48%(35/143)、27.79%(40/143)和34.97%(50/143)的机构实现了更年期保健服务资料档案电子化管理,呈逐年提高的趋势。结论 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及综合医院更年期保健门诊建设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工作基础,但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机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更年期保健门诊房屋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仍需加强。

    2025年04期 v.16 277-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5K]

论著

  • 2019—2023年我国妇幼保健院主要科室住院服务量变化分析

    杨思敏;胡焕青;黄爱群;

    目的 分析2019—2023年我国妇幼保健院主要科室床位数及出院人次数变化情况,为进一步推动优化服务结构,促进妇幼保健院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监测系统数据,对我国所有妇幼保健院主要科室的实有床位数和年出院人次数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我国妇幼保健院实有床位数从2019年的26.1万张增长到2023年的29.5万张,增长率为13.0%;年出院人次数从2019年的1 188.6万人增长到2023年的1 259.8万人,增长率为6.0%。从床位的科室分布来看,妇科、儿科床位数分别增长30.3%、26.7%,而产科床位数减少8.0%;从年出院人次数的科室分布来看,妇科、儿科年出院人次数分别增长19.1%、28.7%,而产科人次数减少22.5%。结论 2019—2023年我国妇幼保健院住院服务量总体呈动态增长趋势,主要科室业务结构5年间发生明显变化,建议妇幼保健院继续动态调整和优化服务结构,实现妇幼保健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5年04期 v.16 283-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6K]
  • 70所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创建过程中医疗质量与服务能力提升情况分析

    罗轶心;罗荣;王慧冉;何致敏;

    目的 分析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对三级妇幼保健机构质量改进和能力提升产生的影响。方法 于2021年9月,通过问卷调查收集10个省份70所通过评审的三级妇幼保健院在评审创建3年中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核心指标数据,并分析指标状况及变化趋势。结果 通过3年评审创建,在分析的38个指标中,被调查机构有26个质量安全指标呈现逐年改善趋势;东、中、西部地区被调查机构分别有23、26、27个指标呈逐年改善趋势。中部地区被调查机构阴道分娩椎管内麻醉使用率增幅达41.11%、紧急剖宫产自决定手术至胎儿娩出时间(decision to delivery interval,DDI)降幅达30.7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降幅达23.30%。西部被调查机构临床路径管理率增长率达到177.25%、出院患者四级手术占比增幅达36.60%、机构活产数占辖区活产数的比例增幅达29.50%。但西部被调查机构评审前1年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10%)等围手术期质量管理负向指标较其他地区机构高,同时阴道分娩椎管内麻醉使用率(29.00%)和高危儿专案管理率(67.70%)等正向指标较其他地区机构低。结论 三级妇幼保健院通过评审创建,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有所改进,地区间差异逐年缩小,但三级妇幼保健院住院服务质量、医技管理质量、服务能力等方面仍有改进空间,同时,应持续重点关注西部妇幼保健机构。

    2025年04期 v.16 287-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2K]
  • 我国青春期保健服务提供现况调查

    杨艺林;杨丽;徐懿文;王雨霏;郑睿敏;罗晓敏;

    目的 了解近年来我国青春期保健服务工作的进展情况,比较妇幼保健机构与其他医疗机构青春期保健服务存在的差异,为优化服务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共抽取全国31个省级、94个地市级和151个区县级共计276个地区的妇幼保健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纳入研究,描述性分析各类机构青春期保健门诊服务情况。结果 本次调查共有66家机构(16.34%)开设青春期保健门诊,省级机构在青春期保健门诊设置比例(34.21%)高于市级和区县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的11项门诊硬件设施配置中,妇幼保健机构有6项的配备比例高于其他医疗机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未开设青春期保健门诊的机构中,提供服务的前3位科室为妇科(51.48%)、儿科(50.00%)和儿童保健科(50.59%),62.7%的机构认为开设青春期保健门诊“非常有必要”或“比较有必要”。结论 我国青春期保健门诊开设比例较低,不同层级和不同类型医疗机构之间存在差异,妇幼保健机构在门诊设置及硬件配置等方面更具有优势,有待总结经验并进一步推广。

    2025年04期 v.16 296-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4K]
  • 2010—2023年江苏省昆山市产妇社会人口学结构特征及妊娠结局的变化趋势分析

    卢平;冯佩;韩霞;

    目的 了解2010—2023年江苏省昆山市产妇生育结构特征及妊娠结局的变化趋势,为采取针对性的政策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0—2023年昆山市助产机构上报的围产保健报表、围产儿报表、出生人口性别比报表等为依据,采集所有助产机构上报产妇的社会人口学及围产期结局等指标数据,采用趋势χ2检验分析各项指标的年度变化趋势。结果 2010—2023年昆山市助产机构共统计上报产妇246 266人,高危产妇占比、高龄产妇占比(≥35岁)增长迅速,分别由2010年的29.56%和5.53%上升至2023年的75.70%和18.02%(■,均P<0.01);生育一孩的产妇占比由70.62%下降至45.81%,生育二孩、三孩及以上的产妇占比由28.45%、0.93%增至44.25%和9.94%(■,均P<0.01);围产儿死亡率、死胎死产率、早期新生儿死亡率、巨大儿发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均P<0.01);剖宫产率、早产儿发生率、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分别由40.17%、3.97%和3.28%上升至45.21%、5.33%和3.76%(■,均P<0.05)。结论 近14年来,昆山地区生育量增长远期效应乏力,但二孩、三孩及以上的生育占比升高。围产儿死亡率、死胎死产率、早期新生儿死亡率和巨大儿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但在高危孕产妇保健、控制剖宫产率、预防早产等方面仍需实施针对性对策与措施。

    2025年04期 v.16 303-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1K]
  • 2012—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

    帕提曼·米吉提;郑红英;刘聪;娜菲莎·买买提热依木;李文倩;彭诚;

    目的 分析2012—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原因和变化趋势,为辖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2—2023年克拉玛依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计算5岁以下儿童各年龄段死亡率,分析不同户籍、性别和年龄段儿童死亡率的差异,并分析死亡原因、顺位及变化趋势。结果 2012—2023年克拉玛依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平均死亡率分别为6.84‰、6.35‰、3.64‰,总体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岁以下户籍儿童的各年龄段死亡率低于非户籍儿童,5岁以下女童各年龄段死亡率均较男童低。克拉玛依市5岁以下儿童前5位死因分别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先天异常和肺炎。结论 克拉玛依市要进一步降低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重点应放在对新生儿的健康管理(尤其是预防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和非本市户籍儿童的管理上。

    2025年04期 v.16 308-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3K]
  •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区16 305例婴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梁晓平;张玉玲;杨波;张慧如;刘雪波;

    目的 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婴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于2021年1月—2023年12月到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29 d~<12月足月健康婴儿,应用高灵敏度的电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其25-(OH)D值,并对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呼和浩特市婴儿维生素D平均值为(69.78±19.25)nmol/L,维生素D缺乏率为22.24%,不足率为32.85%。汉族婴儿维生素D平均值为(69.54±19.59 )nmol/L,蒙古族婴儿维生素D平均值为(70.90±18.16)nmol/L。3月~<6月龄婴儿维生素D平均值(68.88±20.10)nmol/L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均P<0.05);在冬、春季进行检测的婴儿维生素D平均值分别为(69.76±17.99 )nmol/L和(69.97±20.4)nmol/L,明显低于在夏季(70.55±18.23)nmol/L和秋季(70.55±18.23)nmol/L检测的婴儿(均P<0.05)。结论 呼和浩特市婴儿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普遍存在,3月~<6月龄婴儿及冬季、春季维生素D营养水平相对较低,应根据季节变换及时有效地调整维生素D补充量,并依据血清维生素D水平制定个性化补充方案。

    2025年04期 v.16 313-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9K]
  • 2013—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人群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分析

    张妤;李岚;谢梦;王姽;曹中强;王仕琼;

    目的 分析2013—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围产期出生缺陷儿的分布特征及发生率变化趋势,为出生缺陷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中国妇幼卫生监测工作手册》中制定的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对武汉市妇幼卫生信息系统中收集的江岸区出生缺陷人群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Pearson χ~2检验对不同年份出生缺陷发生率或构成比进行比较,采用Cochran-Armitage Trend Test χ~2检验分析出生缺陷发生率随年份变化的趋势。结果 2013—2023年江岸地区累计发现出生缺陷儿636例,总发生率为8.61‰,呈上升趋势(■,P<0.001)。其中,男性和女性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9.50‰和7.56‰。出生缺陷前5顺位分别为多指/趾、先天性心脏病、外耳其他畸形、唇腭裂、并指/趾。结论 2013—2023年武汉市江岸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率低于全国及湖北省平均水平,但整体呈上升趋势,需进一步加强三级防控措施,最终达到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目的。

    2025年04期 v.16 318-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8K]
  • 学龄前儿童神经心理发育与社会适应的典型相关分析

    欧阳丽;殷春红;谭佳;谭蓉芳;张可;

    目的 探究学龄前儿童神经心理发育与社会适应的相关性,为促进学龄前儿童全面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2年10-12月,以湖南省衡阳市5所幼儿园377名3~6岁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0~6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测试儿童发育商,评估其发育程度;采用3~7岁儿童社会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和儿童早期学校行为评价量表评估其社会适应能力。分别采用简单相关和典型相关分析对学龄前儿童神经心理发育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学龄前儿童平均发育商(development quotient,DQ)为(104.44±10.64)分,语言得分最高,精细动作得分最低。女童及非独生子女的精细动作DQ得分高于男童和独生子女(P<0.05)。社会适应行为总分为(59.51±14.71)分,女童、非独生子女及非早产儿童得分较高(P<0.05)。早期学校行为总分为(91.98±12.08)分,女童及非独生子女的积极社会行为得分较高(P<0.01),外显问题得分较低(P<0.01)。简单相关分析得知,神经心理发育与社会适应显著相关。典型相关分析显示,神经心理发育与社会适应两者间存在中等强度的相关性(r=0.665,P<0.001),其中语言与精细动作是神经心理发育中预测学龄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因子。结论 学龄前儿童神经心理发育与社会适应能力显著相关。在促进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语言与精细动作的培养,同时兼顾性别、早产、独生子女及家庭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推动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

    2025年04期 v.16 323-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9K]
  •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梅毒感染孕产妇配偶/性伴检测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蓓;房雪丽;彭楠楠;

    目的 了解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梅毒感染孕产妇的配偶/性伴检测率影响因素,为高效开展梅毒感染孕产妇干预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取《国家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中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2020—2024年332名梅毒感染孕产妇相关信息,对梅毒感染孕产妇的一般人口学状况、梅毒确诊情况及配偶/性伴检测情况等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配偶/性伴检测率的因素。结果 在332名梅毒感染孕产妇中,有262名梅毒感染孕产妇的配偶/性伴进行了梅毒检测,配偶/性伴梅毒检测率为78.9%。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在孕前确诊为梅毒感染的孕产妇(83.8%),孕期确诊者配偶/性伴的梅毒检测率(68.1%)更低(OR=0.5,95%CI:0.3~0.8;P=0.008)。汉族孕产妇的配偶/性伴梅毒检测率(80.1%)是其他民族者(45.5%)的4.5倍(95%CI:1.3~16.1;P=0.019)。结论 调查地区梅毒感染孕产妇的配偶/性伴梅毒检测率与消除梅毒母婴传播阻断的目标值仍存在一定差距,需针对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以提高检测率。

    2025年04期 v.16 330-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4K]

基层实践

  • 福建省“云上妇幼”远程医疗平台运行现状分析

    林伟臻;林财兴;

    目的 分析福建省“云上妇幼”平台运行现状,为完善平台运营和管理提出建议。方法 从福建省“云上妇幼”平台提取2022年8月—2024年7月相关数据,分别对平台接入率、远程医疗服务开展情况、远程诊断开展情况、远程培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平台接入率49.45%,有28.89%的机构接入后未使用远程医疗服务,年均临床会诊量380.5例次,远程会诊量以儿童保健科(57.95%)、眼科(12.61%)和生殖医学科(9.46%)居多,远程诊断中以影像诊断为主(78.60%),2022—2024年远程培训累计培训61 755人次。结论 福建省“云上妇幼”平台运行取得初步成效,但平台的接入率和使用率有待进一步提升,需推广远程联合门诊、建立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完善远程培训课程体系。

    2025年04期 v.16 334-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4K]

综述

  • 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及公平性研究进展

    石雪颖;黄爱群;

    作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幼保健机构承担着为妇女儿童提供健康服务的重要职能,其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直接影响服务可及性和健康公平。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将近年来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及公平性研究内容进行综述,旨在为优化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分配、促进服务公平性探索可行路径。

    2025年04期 v.16 338-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6K]
  •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研究进展

    刘一斐;李伟;王丽琴;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好发于育龄期女性。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其治疗方式呈现多样性。因为子宫肌瘤切除术创伤大、风险高、并发症多、恢复慢,因此,对于年轻有生育需求或者有保留子宫意愿的患者而言,如何缓解症状、减少复发、缩短妊娠等待时间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是临床治疗子宫肌瘤较常见的物理方法,具有准确率高、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无放射性污染及可重复性等优点,临床疗效较好,被广泛地应用于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中。本文对近年来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便为临床上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提供参考。

    2025年04期 v.16 343-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0K]

  •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介绍

    <正>《中国妇幼卫生杂志》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中心主办,是一本服务于妇幼健康领域、面向全国妇幼健康工作者的专业性学术期刊。2009年5月,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原《中国医学文摘-卫生学分册》更名),2010年1月正式出刊。目前,由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及维普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为《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2025年04期 v.16 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6K]
  • 期刊征订

    <正>《中国妇幼卫生杂志》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中心主办。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妇幼健康工作的方针政策,反映我国妇女儿童健康事业的新进展、新成果、新实践,促进国内外妇幼健康领域的学术交流,提高我国妇幼健康工作者的业务素质。本刊刊登有关妇幼健康领域的基础、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妇幼健康政策研究,妇幼保健机构管理等相关研究结果,内容涉及围产医学、遗传优生、生殖健康、妇幼心理、妇幼营养、社区妇幼保健服务、妇幼健康政策研究、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健康教育等。栏目设置主要有论著、综述、调查研究、临床研究、机构管理、经验交流等。

    2025年04期 v.16 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1K]
  •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投稿要求

    <正>尊敬的各位专家、读者和作者:为保证《中国妇幼卫生杂志》稿件质量,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请在使用网上投稿采编系统提交稿件的同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特此通知。1.介绍信及授权书:需由所有作者亲笔签署,单位加盖公章,模板可在网站上下载,网址为:https://yzws.cbpt.cnki.net/。2.基金项目证明:如为基金项目稿件,需在文章首页底部标注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另需提供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文件中应涵盖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并加盖公章。

    2025年04期 v.16 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2K]
  •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关于变更编辑部邮箱的通知

    <正>尊敬的各位专家、读者、作者及合作伙伴:由于机构改革,《中国妇幼卫生杂志》编辑部电子邮箱地址已进行调整。原邮箱地址zgfyws@chinawch.org.cn已于2024年12月10日停止使用,新邮箱地址已变更为zgfyws@ncwchnhc.org.cn。敬告各位专家、读者、作者及合作伙伴,请及时更新您的联系信息,以确保今后交流沟通和稿件投递顺利进行。特此通知,敬请周知。

    2025年04期 v.16 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1K]
  •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声明

    <正>尊敬的各位专家、作者:编辑部近日收到作者反馈,有人冒充本刊编辑发送不实邮件,要求已刊登文章的作者添加工作人员微信。在此,编辑部特向广大专家/作者严正声明:本刊官方邮箱为zgfyws@ncwchnhc.org.cn;唯一投稿渠道为中国妇幼卫生杂志网上投稿采编系统,投稿链接为:https://yzws.cbpt.cnki.net/;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12号院。请您务必于投稿前认真阅读本刊稿约,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稿件格式和内容后再行投稿。

    2025年04期 v.16 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1K]
  • 联系我们

    <正>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12号《中国妇幼卫生杂志》编辑部 邮编:100081 电话:010-62170910 邮箱:zgfyws@ncwchnhc.org.cn 投稿网址:https://yzws.cbpt.cnki.net/ 杂志官网:https://zgfyws.chinawch.cn

    2025年04期 v.16 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9K]
  •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25年专栏刊出计划及征稿启事

    <正>为进一步加强妇幼健康领域的专业交流与合作,《中国妇幼卫生杂志》在2025年推出一系列专栏刊出计划,诚邀各位专业人士积极参与,共同推动我国妇幼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妇女儿童的健康福祉作出更大的贡献。一、 2025年专栏刊出计划结合妇幼健康领域的热点前沿问题及相关节假日或主题周特色,2025年《中国妇幼卫生杂志》特制定6期专栏,包括机构建设、妇女健康、儿童青少年健康、母乳喂养、出生缺陷/早产儿以及预防母婴传播专栏,专栏具体内容及征稿截止日期详见下表。

    2025年04期 v.16 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4K]
  • 下载本期数据